13864864777

贡福原海参专注于海参行业二十年

因为源头所以低价,因为专业所以放心

秋季食参需讲究:顺时滋补的 “度” 与 “道”

时间:2025-09-26 16:50:20上一篇 |下一篇

  秋风起,滋补忙。海参作为 “海中八珍” 之一,向来是秋季养生的热门之选。但 “滋补” 二字,并非简单的 “多吃多补”,尤其在气候干燥、人体机能处于 “收涩” 状态的秋季,食用海参更需讲究章法 —— 既要贴合季节特点,又要契合自身体质,才能让这份来自深海的滋养真正发挥效用。

  01贴合秋季的 “润补” 原则

  秋季的核心气候特征是 “燥”,从中医角度看,燥邪易伤肺、耗津液,此时滋补若过于燥热,反而会加重口干舌燥、便秘等不适。海参性温味甘,虽属温补食材,但秋季食用仍需紧扣 “润” 字诀,避免与热性食材过度搭配。

  忌 “燥补”:秋季吃海参,应避开花椒、辣椒、八角等辛辣调料,也不宜与羊肉、狗肉等热性食物同餐。比如 “麻辣海参” 这类做法,看似开胃,实则会让燥邪内蕴,违背秋季 “养阴润燥” 的主旨。

  宜 “润配”:推荐搭配梨、百合、银耳、山药等润燥食材。例如用海参与雪梨同炖,梨的清甜能中和海参的厚重感,同时润肺生津;或是海参搭配银耳煮汤,二者结合,既能补气又能滋阴,让滋补更显平和。

  此外,秋季饮食宜 “少盐少糖”,烹饪海参时以清蒸、炖煮为主,避免油炸、红烧等重口味做法。像海参小米粥,只用少许姜丝去腥、葱花提香,便能凸显食材本味,也更符合秋季清淡养脾的需求。

  02不同人群的 “量” 与 “法”

  海参虽好,却不是 “全民补品”。秋季食用需根据年龄、体质、健康状况调整,盲目跟风反而可能适得其反。

  健康成年人:每周 2-3 次为宜,每次 1 只中等大小的泡发海参(约 50-80 克)即可。秋季人体代谢渐缓,过量食用高蛋白的海参易导致肠胃负担加重,出现腹胀、消化不良等问题。

  老人与儿童:老人消化功能减弱,建议每周 1-2 次,每次半只至 1 只,且最好切碎后煮粥或炖汤,方便吸收;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可每月吃 2-3 次,每次半只,搭配鸡蛋、蔬菜等,避免滋补过度导致性早熟。

  特殊体质者:脾胃虚寒者(常腹泻、手脚冰凉)可在餐后食用海参,搭配生姜、胡椒等温和调料;体质偏热者(易上火、口干)则需减少频率,且避免空腹吃,可搭配冬瓜、绿豆等凉性食材中和;对海鲜过敏者、肾功能不全者(蛋白质代谢能力弱)则需禁食,以免引发过敏或加重肾脏负担。

  病中与康复期:感冒发热、急性肠胃炎发作时,人体脾胃功能紊乱,此时食用海参易 “闭门留寇”,加重病情,建议暂停;术后康复者可在医生允许后,从少量开始尝试,用海参炖鸽子汤、乌鸡汤等,帮助身体恢复元气。

  03滋补的本质是 “平衡”

  秋季食参的核心,在于 “顺应自然、贴合自身”。它不是一场追求 “多” 与 “贵” 的较量,而是通过科学的食用方法,让海参的营养与秋季的人体需求形成平衡 —— 既补充夏日损耗的元气,又为寒冬储备能量,同时避开燥邪的侵扰。

  当海参的温润遇上百合的清润,当合理的食量搭配科学的烹饪,这份来自深海的馈赠,才能真正成为秋季养生的 “助力”,让我们在渐凉的季节里,既得滋养,又无负担。

1758876695147794.png